提质、增效,让学习有品质
盐湖区红军小学
“双减”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又是落实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最终是要让学习回归校园,使教育回归初心。“双减”在校园落地的关键在于让有品质、有深度、惠及所有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为切实有效的落实“双减”政策,开学之初,我校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召开行政会议,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率先认真学习领会各项文件精神,研究如何结合实际引领我校全体教师深入到我们的常规教育教学中去。
我们清晰的明确“双减”的实质是“提质”,“提质”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师发展,难有学生成长。我们从学校教师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确定“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习为中心”的工作准则,让真实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从而激发学生课堂的内驱力。
一、强化常规教研,站稳课堂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阵地,“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站稳课堂,站好课堂,我校在强化教研的同时,组织教研团队聚焦常态课堂,梳理基本课型,打造示范课例,用身边的榜样引领教师的成长。
(1)从八月份开始,教研团队选拔组织了语数学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进行课型选择,确定课题,制定了详细的课型打造方案。经历了一个月的精心备课,集体研课,多次磨课,用心录制,一节节示范课型脱颖而出。本次语文学科打造了三种示范课型:文言文课、精读课文、习作单元课;数学分学段打造三种课型:数的运算、解决问题、探究活动;教研团队将利用“运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创建示范课例资源库,每一位教师登录平台空间随时可以观摩学习,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快成长步伐,快速站稳课堂,赢得课堂!
(2)召开每月一次的名师名家观摩课大教研活动。大家认真学习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特级老师们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深层次思考文本,发现文本价值,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力的设计思维与课堂组织;学习特级教师们立足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学的教学再创造。 观摩学习后,组织老师们进行积极分享,大家从“我所看到”“我所想到的”“我可以用到的”几个方面分享收获,畅谈感悟,促进主动提升。
二、狠抓常规落实,减量提质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做到抓严细节,做实过程,重在落实,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每月开展学科常规工作检查活动,检查的重点是教师的教材备课,学生的作业单和作业集。各学段分管副校长带领教研组长和老师进行年级间交叉检查,并在学段会议上进行检查情况反馈,明确优点与不足,督促教师进行后期的完善改进。
常规检查中发现,老师们的教材备课是在集体备课与教研后,再次对教材进行研读,呈现了集体智慧和自我风格的融合。学习目标的具体准确呈现,教学关键流程的梳理与记录,重点内容的标注与完善,小小教科书丰富学生大课堂。学生作业单和作业集呈现了“双减”政策下作业改革的落实,规范的格式要求,促进了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扎实的教学常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立足课堂,重过程;立足学生,抓落实,让教学真正做到“减量提质”。
“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老师必须严格落实提质、控量、增效的工作要求。下功夫认真研读课标,认真研究学情,让课堂效率提上去,让学生作业负担减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在落实“双减”的这条路上走得更实,更稳。
三、强化课后服务,践行五育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我校努力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双减”校本实施。本学期学校持续实行课后延时服务,提供基础辅导和素质提升课程,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开展2课时的课后服务。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双减”活动中,为满足学生和家长不同需求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我校以生为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后服务:有学习指导、社团活动、绘画观影、体育锻炼等。学习指导是在本班老师指导下,以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为主的学习活动。对于学习中的困难,老师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当堂解决,不留疑惑。社团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发展个性特长。本学期主要开设合唱、舞蹈、篮球、乒乓球、爱创等社团活动 。
随着我校双减工作的稳步推进,周末学校图书馆也迎来了来自学校四五六年级自主申请参加阅读活动的200余名小读者。
这里有丰富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有温馨的阅读环境,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双减”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真正做到了“五育并举”;实现了作业“校内清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自己喜欢的事物。与此同时,让学生和家长也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将睡眠时间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成效,真正为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
四、利用家校联动,达成共识
学校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在21:10之前就寝。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签订“家校共育双向承诺书”等方式,宣传学习“五项管理”和“双减”文件精神。引导家长“思想减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理性对待校外培训,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生态。
“双减”事关学生的健康充实成长,同时也是广大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我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抓紧抓好,坚持素质教育,深化教改,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支持,努力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