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新政 优化教育生态
发表时间:2021-12-01 11:30

  落实“双减”新政   优化教育生态

  盐湖区实验中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也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盐湖区实验中学积极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落细,提出围绕“减负、增效、提质”为目标,着力在教学质量、作业管理、大课间活动等方面探索“双减”新举措,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让教育更好地回归校园主阵地。

  教学主阵地 “双减”主战场——课堂

  为落实“双减”工作,切实推进“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以最优的教学效果,创造最大的教学效益,学校全体教师参与了“基于双减 思政领航 提质增效”课堂教学下的新进教师亮相课及老新结队同课异构比武活动。聚焦减负增效、五育并举、拓展延伸的三个课堂,借助名师问诊、主题研讨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蓄力,确保课堂减负不减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双减”下我们的课堂:

  笑容常态化

  掌声真诚化

  互动多元化

  知识层次化

  问题板块化

  细节生动化

  落实智慧化

  “双减”政策的出台向中小学校释放了积极信号,除课堂高效外,学校还利用丰富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努力提升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进一步制定了“双减”三个举措:

  特色运动校园的建设

  开足开全课程,增设多媒体在体育中的投入使用,加大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活动形式多元化。“双减”下对中学生体育的培养在于:培养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自信、荣誉的信念,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学校规则,遵从社会规范。在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体育精神是相通的。通过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学生的人格精神,在体育精神的挖掘和提炼、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

  信息化校园的建设

  基于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帮助老师解决因场地限制、道具的限制,进行互动、探究式的课堂的教学。此外,通过动态采集教师与学生行为数据,智能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支撑教师基于直观的数据开展精准教学,同时依托学情数据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征、需求和偏好进行学习规划等,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设计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平板中的各项资源来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布置层次分明、作业形式多样,作业反馈及时形成数据与生成数据报告。班级增设平板的投入使用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力争在45分钟的课堂中完成本节任务,向课堂高效要质量。

  书香校园的建设

  开放学校图书室,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带领学生每月共读一至两本经典书籍,有效推进校园读书活动,让学生由教室走向图书室,闻书香、品书韵、写心得、比收获,将静止校园变成行走中的书香校园。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书籍分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活动现场成为知识的海洋,欢乐的殿堂。做到阅读有规划、有指导、给时间、出成果,做到校园“有书山,没题海!”为孩子们打造“15分钟幸福读”举措,让校园图书角成为孩子们“双减”之后的课外学习乐园。

  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双减”政策减的是繁杂的教育教学形式,因此家长的责任仍不能少,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分层召开家长会,通过家校联动形成“减负”合力,让“双减”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建构起良好的教育生态。在“双减”政策下,希望家长切实践行“家校同心 教育同行”理念,做到不减责任、不减陪伴、不减质量、不减成长,履行父母的责任,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守望孩子健康成长。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双减”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双减”政策的落实,必须注重当前和长远相统一,往深里做精,往严里做细,往宽里做实,往远里做活。只有持续用功、行解并进,才能让教育真实的发生,我们需要按下“教”的暂停键,开启“育”的启动键,帮助孩子们发掘自己的天赋,使每个天赋各异的孩子,都有一样的成功机会。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