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还给”助推双减有效落地
发表时间:2021-11-30 11:29

  “四个还给”助推双减有效落地

  临猗示范小学

  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之大计,更是民之所盼。我们临猗示范小学以人为本、立足课堂、聚焦“四个还给”,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一、 深耕,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学生不变,成效就不变。示小的课堂教学走过了四五六课堂教学改革的漫长实践,浸润了问学省级课题的理论提升,在近两年合作学习、思维导图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尝试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三五”策略应运而生,即立足课堂,通过五环节、五注重、五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升教学效率,有效推进课堂实施。

  一是守初心,同力定目标。学期初,针对学校大量交流、新进教师加入的情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促进五育并举,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在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对新加入教师需求了解以及同教研骨干讨论后,特制定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课堂发展的《问学用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要求》。

  二是筑匠心,共研增实效。为加大“三五”实施策略践行力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加大理想课堂构建力度,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在学习讨论、选题准备、组内研磨、校级赛讲、赛后评议五个环节后,圆满落下帷幕。无论是赛前的学习、选题,还是赛中的交流、研讨,包括赛后的评课、议课,教师们在各自的教研团队中,反复斟酌,精益求精。示小的每一份子在携手共进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在不断的求是过程中相濡以沫,在“追求完美”的示小精神中共筑匠心。

  三是造同心,携手向远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学好、学足,怎样有效将学期初 “夯实常规,聚焦课堂,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学年工作主题得以落实,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实效依然是最有力的手段。我校要求全体教师立足“问学用”课堂的研究,依照五注重五要求,精心设计五环节,同时将新进教师和教研组长形成教研共同体,做到同方向、同教研、同进度、同拓展的同心同力,其中明确新进教师必须坚持一课一听的常态学习。

  二、 细聊,把时间还给教师。

  让教师从“复制者”走向“建构者”,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教研是有力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今年,学校在多课并举的基础上,将每周二确立为“教研日”,同时对日常聊课做了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的三定要求。

  课前聊课:每天课前聊一聊,所聊内容建议依照五环节的步骤,重点放在核心问题的确定、合作学习的指导、展示交流的提升以及拓展训练的设计上。

  日常聊课:要求各教研组长把好聊课关,做到课前聊、课后聊,重点课题多次聊、具体问题定向聊、单元结束回头聊,真正将聊课作用发挥起来,给青年教师以及新进教师以方向性的指引。在学校领导的日常推门课后,做课教师要和听课领导聊一聊——本节课上怎样将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五策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的。

  教研聊课:周二教研日是大家的加油站。每周二早上,全体示小人共同走进晨诵课堂,用声音和孩子们一起与黎明共舞,让生命放声歌唱;下午,在三个校区的同课异构中,在大家对三五策略的共同研究中,在聊课的三部曲中与课改同步,让业务不断拔节。

  三、 精研,把教室还给师生

  新教育是一束光,照亮我们追寻梦想的方向——教室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课程资源中心,是师生、父母共同成长的研学中心。我校以“双减”要求为指导,在认真学习并践行新教育有关理论及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以缔造完美教室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理想课堂、书香校园、卓越课程、家校共育五大行动的有机融合,深入开展。

  推进五项行动,学校结合年度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并以重点工作为内容制定了 3~5 个具体研究的子课题,以教科研项目助推成果落地。过程中要求全体教师参与,以教育科研为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有课题的良好态势,努力让教室成为师生演绎故事,成就希望的地方;成为师生精神发育,书写传奇的地方,进而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时通过班级特色的提升促进学校品牌的形成。

  四、 广练,把童年还给学生

  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共同的阅读行动、共同的实践活动、共同的学科学习、共同的拓展训练、共同的班级评价体系中有了共同的成长密码,而这所有的共同是在学校课程的扎实推进中逐渐形成的。

  以阅读为例:我校“晨诵课程”、“整本书阅读”、“说写课程”三大阅读课程,以“萤火虫”阅读课程的探索实施为手段,在整本书共读、每日暮省,写读书体会或日记等不同的阅读活动中深入推进校园书香文化建设。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在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观察要素后,我们的拓展训练便是让孩子们种豆芽。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家校合力下,在教师们详细耐性的解读、图文并茂的表格规划、每天课前的组织交流中,孩子们的知识、能力、欢乐和豆芽一样日新月异。

  在每天晨诵、午读、暮省的日常中,在亲子共读、一道共读、经典积累以及读写绘的每月一事中,我们涌现了百余名阅读达人,其中四7班的赵孙誉同学坚持背诵1284天,年仅7岁的二2班冯楚哲背诵量达400余首。

  “双减”是目标也是手段,“还给”是行动也是路径。两个多月来,全体示小人在学校铺就的教科研大道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正在为良好教育生态做出示小贡献。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