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加减乘除 助推“双减”落地
夏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铁栓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夏县教育系统“减”“除”并举,规范整治,“加”“乘”联动,提质提效,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倾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全力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减”重负,全力确保青少年轻装前行。
我县全面部署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围绕“双减”、五项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等出台一系列配套方案,将“双减”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严格督查落实。
在减轻学生校内负担上,我们以规范课程设置、规范作息时间、加强作业管理为着力点,严格执行省教育厅落实“五项管理”和“十项举措”一日清单,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实施课后服务、强化五项管理等工作整合推进。特别是加强作业管理中,建立了学校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评价制度,实施作业公示制度,开展作业设计教研,推行“自助式”“分层式”作业,严格划定作业数量“红线”,强化课程设置、作息管理和作业布置专项督查,做到作业布置数量质量“双控”。实现小学生作业基本不出校、初中生作业不超量,真正让学生轻松离校,课余生活有更多“选项”。
在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上,一是严格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及时对接行政审批部门,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复核登记,逐步压减,保留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无证培训机构坚决取缔,动态清零。二是严控学科类培训时间,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禁学科类培训时间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三是规范校外培训服务行为,完善学科类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内容,动态掌握学科类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材料、教师资质等信息,健全完善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依法依规严厉查处超范围培训。
“加”服务,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我们全面启动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实现有需求的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目前,全县参与课后服务学生达16400余人。为做好课后服务,县教育局深入学校实地调研,充分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意见,制定出台了《夏县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从时间安排、人员配置、服务内容、服务效果、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好部署安排和跟踪管理;完善了课后服务“5+2”“1+X”模式,全县各学校在实施基本看护和作业辅导的基础上,开展各具特色的艺体活动,学校功能室“开足”运行,图书室、运动场全面开放,各校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充分结合,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有效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各校特色教育成果斐然,素质教育迈上了新台阶。
“乘”效益,强力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实行“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更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在做好学生负担“减法”和服务内容“加法”的同时,以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为目标,着力做好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的“乘法”。一是全面加强“四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长、教师、班主任、教研员在构筑高效课堂中的作用;二是深化教研模式改革,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八大教研联合体,扎实开展校际教研交流,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三是加强省市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培育培养,持续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以教师专业素养大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效益大提升,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除”风险,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一是全面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教培云平台”使用,有效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二是强化日常监管,联合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消防大队等,对培训场所进行常态化督查,把一切安全隐患纠治在萌芽状态,全力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规范整顿的目标共识,凝聚齐抓共管的部门合力,对培训机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导巡查,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严防学科类培训机构“改头换面”转入“地下”,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校外培训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等各种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切实维护好广大家长和学生切身利益,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部门联动、凝聚合力,更需要接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跟进举措,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国家“双减”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落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再拓新局!
- 相关解读